[这个贴子最后由阿康在 2003/03/01 02:29am 编辑]
(一) 剧名:《圣人孔子》。 
  一出关于孔子的戏,但绝对不是古装戏、历史剧。 
  这是一部现代戏。 
  它带有浓重的戏剧材料革命倾向。 
  所谓材料革命,从绘画上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不用传统的油料和画布了,要从架上到架下,要装置,要行为。在戏剧中,传统的三大材料是舞台、演员和剧本,现在我们要改。所以,这比实验戏剧要飞跃了一大步。
  实验戏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已经古典,已经不朽。 
  怎么改,大家来看戏就知道了。 
  
(二)戏剧涉及的内容发生在1971年至2002年这段时间里。
  从“批林批孔”那一天起,我们就让孔子复活了。 
  于是,人们围绕着尊孔、反孔、学孔、灭孔等话题辛苦地活着。
  一边是美利坚帝国,一边是发展中矛盾重重却充满创造力的中国。
  一边是抢夺资源进而文明,一边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过文明人的生活。
  这是继史诗剧《切·格瓦拉》以后又一个伟大而惊心动魄的论坛,千古的善恶在这里交织,阴谋和智慧在这里较量,黑暗与光明在这里替叠,媚俗与理想在这里冲撞……我们运动,我们安定;我们出去,我们回来;我们沉沦,我们升华;我们绝望,最后希望——跨世纪一切重大思想的斗争高度浓缩地展现在舞台上。
  爆炸性的事件接二连三,充满机锋的台词层出不穷。斗争大会、圣人受难、搞笑课堂、庄严圣殿、葬礼解构、乘桴出海,欺诈、阴谋、挣扎、市井……一幕一幕,令人目不暇接。
  这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事件,它将引领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新思潮。
  作为文化政治中心的首都观众也许第一次将置后于这次事件。
(三)所有观众在入场的时候将免费获得一个奇特而有永恒收藏价值的文本。
  围绕这个文本,诗人、导演张广天将亲自参加演出并在第三幕进行别开生面的演讲。
  每一场的演讲都不一样。 
  本剧的制作理念彻底更新。 
  艺术已经成为生产力,而戏剧是第一艺术生产力。 
  往日,文艺在上层建筑的领域待得太久,于是成了“古久先生”,靠别人养着,唱唱堂会,搞搞宣传。现在,他准备自己养活自己,准备由此产生巨大的经济原动力。
  请你改换艺术是消费的陈旧观念。 
  本次演出我们绝无赠票。但你从我们这里获得的,将受益一生。
  
(六)子曰:我要去广州!!! 
  北京有香山、西山,可惜没有水。 
  上海有黄浦江、苏州河,可惜没有山。 
  只有广州,又有白云山,又有珠江。所谓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或许白云山山气略浊,或许珠江水流太急,但有山有水,仁智双全。所以,子曰:我要去广州!!!
(八)音乐很动听。有很多脍炙人口、便于传唱的歌曲。现摘录一首,以飨读者:
  歌曲《圣人孔子》 
  槐树花点点如雪飘飘, 
  庭院深深有孩童嬉笑, 
  春风的细语把万物传送, 
  圣人孔子悄然来到。 
  黄河之水清澈见底, 
  泰山磐石巍然屹立, 
  青铜的光华渐渐消褪, 
  圣人孔子悄然来到。 
  威武的帝王换了几家? 
  庙宇宫殿埋进鲜花, 
  少女的面孔洁白无暇, 
  圣人孔子悄然来到。 
  喧嚣的大街已经空荡, 
  秋风把月光吹得冰凉, 
  诗人和英雄被塑成雕像, 
  圣人孔子悄然来到。 
  (重复部分) 
  音乐声声震动森林之木, 
  歌咏阵阵拦住行云去路, 
  听这击鼓隆隆响彻天地, 
  颂扬日月乾坤永垂万古。